-
那个在门上凿窗的老教授,首次在开学典礼上致辞 这是讲席教授管坤良第一次在学术会堂的舞台上致辞。 入职两年来,尽管他就住在校内,每天穿梭于教室、实验室、会议室,但人群中你很难注意到这位身形清瘦、衣着朴素的老教授。 这样的管老师,在8月24日上午,一身正装出现在西湖大学2025级博士生开学典礼现场。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原稿有点长,我又精简了一下”。 他会讲什么?同学们翘首以盼。
282025-08
-
从香港赶赴西湖 他下决心读博前做了这件事 2025年博士新生开学典礼上,岳浩远站上舞台,作为新生代表发言。 岳浩远本科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科学。
262025-08
-
又又又开学了!609名博士新生报到 这是西湖的开学季。8月10日,西湖大学202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8月24日,西湖大学2025级博士生开学典礼。 这是一所先探索博士生培养、再开启本科生教育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今年西湖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609人,数倍于同期的本科生。 开学典礼现场,609支笔在609个新生礼盒里,安静地待在609张红色座椅上,等待着609位新生。每一支笔上都刻有主人的名字,等待他们亲笔“书写”未来。这是西湖的传统。 开学典礼对应的英文——CONVOCATION,源自拉丁语 convocatio,意为“召集、召唤”。 是什么在召唤?又在召唤什么?
252025-08
-
2025年“科学探索奖”揭晓!西湖大学两位科学家获奖 8月25日,2025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出炉。西湖大学两位特聘研究员、博导——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闫浈博士、来自医学院的徐和平博士获此殊荣。 2025年“科学探索奖”共有50位青年科学家入选,他们将在未来5年获得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可自由支配使用的300万元奖金。 设立于2018年的“科学探索奖”是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也是当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该奖项旨在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45周岁及以下(2024年起女性放宽至48周岁)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鼓励他们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 “科学探索奖”设置十个领域,分别是:数学物理学、化学新材料、天文和地学、生命科学、医学科学、信息电子、能源环境、先进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自2019年首次颁发以来,“科学探索奖”7年来已累计资助347位青年科学家,2025年科学探索奖共有1238人申报,比2024年增加226人。
252025-08
-
15所顶尖高校和机构发起 生命科学开放联盟宣告成立 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从国际脑计划到人类表型组计划,正是全球生命科学界的合作与协同,才让人类对生命这一复杂系统的认知和解析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清晰。 8月12日,包括西湖大学在内,内地与香港15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发起的生命科学开放联盟,在香港正式宣告成立。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将领导联盟首届理事会开展各项工作。
132025-08
-
2025 西湖大学交叉科学中心首届夏令营完美收官! 2025 年 7 月 7 日至 10 日,西湖大学交叉科学中心以 “定量生物学与复杂系统” 为主题的首届夏令营在云谷校区顺利举办。四天里,来自全国 17 所高校的 25 位优秀本硕生(其中不乏去年参加过小石子生物聚变暑期学校的 “老面孔”),不仅深入接触前沿科研动态,更在丰富活动中收获知识与欢乐。以下为核心环节回顾:开营仪式开营仪式上,交叉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汤超教授致欢迎辞,并就前沿领域分享深刻洞见。他指出,...
012025-08
-
来西湖读博士前,也许你会想知道这些 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大三学生黎思婕,去年参加了首届小石子生物聚变暑期学校。一年后,她又回来了。此行的目的,是理学院交叉科学中心举办的定量生物学与复杂系统夏令营。 此时的黎思婕有了很大变化:一年前迷茫不知如何实现自己的研究目标,眼下她打定主意,要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开启科研之路。 这一转变,始于去年她第一次接触到的涌现、复杂系统等概念。在与导师交流后,她感到眼前一亮:“我开始慢慢关注这个领域的知识,这一切都令人激动!”
312025-07
-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成立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 从想象力出发,人类将向何处去? 答案,取决于想象力的边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下,我们亟待以想象力描摹未来人类发展图景,以好奇心驱动“从0到1”的原始创新。 6月28日,西湖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携手成立“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数字心智、太空探索等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国青年引领全球青年畅想未来、造福人类。
092025-07
-
此刻,想对你说 阳光穿过学术会堂的穹顶 蓝红相间的毕业礼服在光影里起伏 今天,你们毕业了!
072025-07
-
王子桐实验室论文发表 | 因果AI模型识别出针对冷肿瘤的新组合疗法 近期,西湖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和西达赛奈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框架——Morpheus,能够识别冷肿瘤(缺乏T细胞的肿瘤)转化为热肿瘤(被T细胞大量浸润且对免疫疗法更敏感的肿瘤)的分子变化。这项研究可能有助于解锁新的策略,使免疫疗法对难以治疗的肿瘤(如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治疗更加有效。
072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