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令安做客西湖大学微沙龙活动。吴令安老师此次演讲的题目是“My education in the 1st, 2nd and 3rd worlds —— You're never too old to learn, just keep going”。她分享了自己丰富而独特的人生经历:从童年和少年时与科学的缘分,到大学毕业后遗憾地告别物理,后调至中科院物理所从事翻译⼯作,直到1981年获得机会赴美求学,再次与物理重逢。
 此后,吴令安老师在量子光学与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她在读博期间首次用光参量谐振腔实现光挤压态(Squeezed state);1980年开始从事激光、非线性光学和量子光学实验及理论研究,1995年在国内首次演示自由空间中量子密钥分发,2000年首次实现1.1 km全光纤量子密码通信实验系统。现已发表200余篇学术文章,被引用4000多次,获发明专利近20项。因其杰出贡献,她于200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13年获谢希德物理奖,2018年获美国光学学会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Advocacy Recognition Award。
 
 而这段与物理的不解之缘,从童年就已经开始。
 
 
 吴令安老师在微沙龙活动现场
 
 锲而不舍的寻光之旅
 吴令安老师讲述到:“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当我小时候望着夜里的天空,望着遥远闪烁的星星总会想,那上面也有和我们一样的世界吗?于是我决定,长大后要学天文。”母亲从小跟她讲居里夫人的故事,也让她认定将来学自然科学是理所当然的事。
 
 抗战胜利前后,吴令安全家侨居英国,她开始在英国读中小学。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又拍摄到月球背面照片,让上中学的吴令安执迷于太空幻想。她用纸浆做月球模型、在上面标注陨石坑,用硬纸筒和旧镜片自制望远镜,努力追逐学天文的梦想。
 
 高中毕业后,父亲想叶落归根,吴令安虽然已考上全英大学奖学金,仍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国。她凭借在英国的成绩,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同学们热情而无微不至的帮助下,克服语言困难,逐渐适应大学生活。
 
 1968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吴令安被分配到河北冀衡农场工作,或轻或重的农活对她来说不成问题,与农工们关系也融洽,只是想到学物理的梦想可能彻底破灭,她会有抑制不住的心酸。
 
 1971年,因中美接触后外事活动的需要,她被调回北京,在中科院物理所图书资料情报室从事翻译工作。期间,她承担了大量外国专家报告及国家领导接见外宾的口译工作,并于1979年邓小平副总理代表团访问美国时,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副总理的翻译。
 
 而她仍然向往着在实验室从事真正的科研工作。1981年丈夫郑伟谋去美国当访问学者,已经37岁、作为两个孩子母亲的吴令安,在父母的鼓励下,到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重新开始物理学习和研究。读博期间,她跟随导师 Jeff Kimble 做量子光学研究,首次用光参量谐振腔实现光挤压态,创63%压缩率纪录,文章单篇引用一千多次。回到中科院物理所后,她的研究团队1995年在国内首次演示自由空间中量子密钥分发,2000年首次实现1.1 km全光纤量子密码通信实验系统。
 
 
  1986年,吴令安在美国的光学实验室
 
 Women in Physics
 吴令安老师作为女性物理学家,长期致力于推动女性更多地参与物理学事业,在公平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才智。这一切开始于2000年,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决定成立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Working Group on Women in Physics),吴令安受邀代表中国参加会议。在收集中国女物理工作者的统计数据时她惊讶地发现,中国高级职称的女物理学家以及物理系女生的比例在下降。例如,北京大学物理系女生的比例在上世纪60年代占20%,到90年代不到5%;中科院物理所女研究员的比例也逐年下降。
 
 吴令安在2002年提出,问题的首要原因是女大学生毕业后面临严重的就业歧视。此外,幼儿园等社会福利的缺失造成女性生养孩子、照顾家庭的负担沉重,“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舆论,以及年龄歧视等各种因素,都阻碍了女性选择物理作为事业。
 
 为了鼓励女性学物理并坚持下去,中国物理学会成立的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积极行动。他们提议延长女性申请青年科学基金年龄限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年龄从35周岁提高到40周岁。而关于退休年龄中目前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现象(目前男性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为55岁),吴令安认为,这不仅是不公平的年龄歧视,也是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应尽早执行更灵活的退休制度,让男女在公平的标准下选择何时退休。
              
 
 吴令安老师和西湖大学本科生交流,手里拿着同学送的巧克力
 
 You are never too old to learn
 吴令安老师演讲的最后一部分主题是“Never say goodbye to physics! ”,不与物理告别。如今已经年过八旬的她仍然满怀对物理研究的热情,日常都是在实验室里工作。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中,她鼓励女同学勇敢前行,也鼓励三十多岁重新开始科研的大龄同学勇敢追梦。正如演讲题目中提到的,You are never too old to learn, just keep going!
 
 在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她步伐矫健,如风般自由穿行。而她对科学和生命的热情,也化作种子种在了同学们的心里。
  
 
 参考文献:
 物理也要从娃娃抓起. 物理. 43卷 (2014 年) 3 期
 吴令安&汪凯戈专访:耄耋将军思千里,铿锵木兰阅九州. 《中国激光》杂志社. 2024年